人工智能的普及,也让与会者关心它是否会扼杀人类的创意。新加坡政府科技局数据与人工智能平台署长吴秀玮(Alvina Goh)从工程师的角度回应:虽然人工智能可以快速提供答案,但它的输出仅仅是基于大数据中的已有内容。一个优秀的工程师则会采取创新的方式,突破传统,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。

人工智能无疑是把双刃剑,虽能协助节省时间、降低成本,但从翻译的角度来看,未必能做到完全的准确,且无法充分考虑文化背景;从个人角度来看,过度依赖人工智能也可能导致我们疏于思考,养成依赖的惰性。

由此可见,人工智能本身并不会扼杀创意,真正须要担心的是它可能让人变得懒惰。人们可能开始依赖人工智能提供初步答案,然后再进行修改,因而忽视自主思考的过程。长期下去,人们的思维能力可能会减弱。

一家在线音视频媒体公司的负责人分享经验时指出,优秀的翻译须要准确传达文化内涵和情感,才能引发共鸣。他在翻译时,采用本地马来同胞熟悉的事物和语言,以此让广告内容更贴近受众。

在拥抱科技的同时,我们应当保持警觉,合理地使用人工智能,确保它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,不损害我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。

万态野生动物世界的高级经理哈尼曼就分享他的类似经历。由于外包的翻译公司对野生动物缺乏了解,很可能使用机器翻译,导致译出的动物名称令人啼笑皆非。哈尼曼不得不根据本地马来语的使用习惯,并参考其他相关语言,重新翻译,以确保译名既符合动物形象,又能让本地马来族群理解。这表明,人工智能虽然可以辅助翻译,但对于本土文化和特定语境的翻译,人工的干预和润色仍然不可或缺。

不可否认,在许多常规翻译工作中,如翻译电器产品的使用说明书、新闻报道,甚至部分文学作品,利用人工智能做初步翻译,再进行译后编辑,确实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。

在多元文化的新加坡,本土文化和语言体系独具特色,却往往缺乏大型数据库的支持,因此,人工智能的翻译难以胜任。

在拥抱科技的当儿,也要记得适可而止。

在全国翻译委员会于11月15日举办的年度大会中,无论是主旨演讲还是分场研讨会,无可避免地探讨人工智能对翻译的影响,尤其是关于人工翻译是否仍有存在价值的问题。毕竟,人工智能翻译不仅快速高效,花费也相对便宜,我们还需要人工翻译吗?

然而,并非所有的翻译都可以这样做,即使是文学翻译,最终还是须要人工翻译的创意和灵感,以确保准确传达原文,又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原著的艺术手法和文化背景。因此,译者在翻译前,应当先确认翻译的目的、对象和内容,再决定是否适合使用人工智能辅助。